致職場新人:
新人初入職場,無能力,無經驗,無人脈,就像一個三無產品,生存在高手云集的新環境,不由自主的會產生無力感。
特別是當領導吩咐下任務,自己完成的工作,沒有身邊同事完成的好,沒有達到領導的要求和認可時,那種焦慮會更加嚴重,引起職場新人強烈的自卑感。
那么我們如何去克服這種自卑感呢?
01什么是自卑
自卑是一種“比較——評價——刺激”連鎖機制所產生的結果,在心理學上特指由于與合理規定標準(身高、顏值、分數線等)或其他刺激物(他人事業的成功、學習優異等)進行比較有差距,而產生了評價差異,進而導致的主觀低落、悲傷等負面心理狀態。
02自卑源于哪里
1、自身能力不足以承擔工作難度
前段時間,我的朋友小羅打電話跟我傾訴。她在一家外貿電商運營編輯實習,沒有想到這個崗位還涉及到接待英美外籍客戶。
她帶著一種后怕的口氣跟我說,口語表達能力本身就不強,一點自信都沒有,連基本的問答都磕磕絆絆的答不出來。
回去以后,覺得自己突然就厭煩英語了,也開始懷疑自己學了這么多年的英語,是不是壓根就沒學到什么。
其實小羅英語的聽讀寫能力都是不錯的,唯獨說這一塊。她認為自己有口音,不肯輕易開口,堅信自己口語不行,也不加以練習實踐,造成最后口語能力低下。
小羅自身明確意識到事情難度與本身實力差距懸殊,因“才不配位”而產生自卑。類似小羅這種意識到自身能力不足的情況是造成職場自卑的原因之一。
2、同事過于優秀
毛不易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提到,在演出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是比較自信的,但在底下坐了很多更專業的人,面對他們那種審視的眼光,在整個表演過程中會覺得非常難受,會猶豫,自己唱的他們喜不喜歡聽。在以后會選擇盡量不參與這種場合,以防表演失誤。
很多人在去面試同一個崗位的時候,會發現有人是985,有人是211,而自己只是普通本科或者專科,在此對比下,也會造成許多壓力,忍不住自卑。
這種因同行同業過于優秀而產生的自卑,也是造成職場新人在職場上表現有失水準的原因。
3、陌生環境
小何在美聯做助教的時候,跟寒暑假兼職的助教完全不同。兼職的時候,小何的主要職責是輔助老師批改學生作業,而在美聯,她面對的老師是外籍老師,工作職責也發生了改變,更多的偏向于跟外籍老師溝通,進行課表優化。
在初接觸這個崗位的時候,她總是忍不住退怯,認為自己挺不過實習期,覺得這并不是她擅長的,自己沒有用武之地。
事實上,每一個公司、每一個崗位所處的職場環境都不一樣,職場新人在剛進入職場之時,對于自己不是特別確定的,或者不是以自己個性習慣的方式來解決事情,工作氛圍與自己想象中有所出入的時候,會表現出一種職場自卑。
03如何消除自卑
阿德勒將自卑感稱為自卑情結,指以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環境和天賦,不如別人的自卑觀念為核心的潛意識欲望、情感所組成的一種復雜心理。是驅使人成為優越的力量,又是反復失敗的結果。
根據阿德勒的解釋,我們可以得知一方面,自卑情結可以促使人們正確認識自身,從而對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加以糾正,對本身成長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
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結也會造成心理壓力,危害個人身心健康,激發個人對外界事物的排斥,加深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等,這對自身成長會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采取適當的方式去克服自卑。
1、心理減壓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學會調整和釋放心理壓力,通過認知法。
即通過全方位辯證地看待自身和外部情況,意識到十全十美的人并不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讓自己從自卑的情緒中擺脫出來。
2、正確歸因
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全面辯證地看待和評價自己,不僅要如實地看到自己的短處,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長處,以此揚長避短。
在失敗的時候,理智地進行分析原因,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斗志全失,認為自己能力不足。要知道,一件事的成功與否一般是綜合多方面的因素。
3、 積極的自我暗示
面對自己不擅長或者不確定的事情時候,暗示自己“我能行”,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從而淡化和縮小弱項在心理上的自卑陰影,緩解心理的壓力和緊張。
4、 學會對比
在跟同事比較時,學會正確看待自身與他人的聯結關系,不必因為他人的優秀而感到自卑,也不必因為自身的優異而自滿。
每個人的成長空間、成長速度不盡相同。人最大對手不是他人,而是自己,重要的是時刻比上一秒的自己進步。